11月22日,停牌一周的抗新冠妖股拓新藥業(301089)正式復牌。此前,市場傳言稱拓新藥業向默沙東供貨,公司便搭上了新冠特效藥熱門的快車,股價在停牌前 6 個買賣日累計漲幅達186%。但在此時期,拓新藥業一直對此澄而不清。
金融投資報注意到,在停牌核查結局暨復牌公告中,拓新藥業明確表示,公司與默沙東不存在合作關系,未向默沙東供給尿苷產品。11月22日,拓新藥業股價低開 350%,盤中一度跌超11%,截至收盤,股價收跌396%,報8758元。
互動平臺上避重就輕
公然資料顯示,拓新藥業重要從事核苷(酸)類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附近當舖產和銷售,下游應用領域重要包含有抗病毒、抗腫瘤及神經系統藥物的研發和生產。
回首事情始末,11月4日晚間,英國藥品與保健品控制局公佈,已批準默沙東研發的口服抗新冠藥物莫那比拉韋(Molnupiravir)用于高雄 當鋪 推薦特定新冠患者。據了解,這是環球面世的首款抗新冠口服藥物。莫那比拉韋由默沙東和美國里奇巴克生物醫藥公司聯盟研發,是一種針對RNA病毒的小分子廣譜抗病毒口服藥,可抑制新冠病毒復制。
金融投資報注意到,10月底以來,就連續不斷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向拓新藥業提問,聽聞公司有供貨給默沙東環球第一款抗新冠口服藥物莫那比拉韋的原料藥,請問是否屬實?拓新藥業回應稱:公司的尿苷通過貿易商出口,公司提供ED-2801的原料尿苷,ED-2801是生產新冠口服藥莫那比拉韋的原料。
顯而易見,拓新藥業上述澄而不清的答覆,并未說明是否向默沙東供貨的場合。但這樣的回復卻讓不少投資者產生了聯想,以為公司便是默沙東的原料供給商,并觸發了市場的炒作熱潮。11月5日,在默沙東研發的環球首款抗新冠口服藥獲批上市的動靜披露后的次日,拓新藥業股價高開高走,開盤5分鐘就封死漲停板直至收盤。在隨后的5個買賣日,拓新藥業又收獲了4個20CM漲停板,6個買賣日內累計漲幅達186%。
監管追問才如實招來
拓新藥業的暴漲引起了知交所關注,并于11月11日向其下發了關注函,要求說明其是否為默沙東的及格供給商,以及是否向默沙東供給尿苷產品等疑問。
11月12日,拓新藥業在回復中表示,依據公司自查以及向銷售人員、高等控制人員確定,公司未與默沙東簽署任何合作協議,與其不存在任何直接合作關系,公司不在其及格供給商名錄系統里;公司未直接向默沙東供給尿苷產品。同日,公司發表公告稱,公司股票自2024年11月15日開市起停牌,自披露核查公告后復牌。
在停牌一周后,拓新藥業于11月19日晚間披露了股票停牌核查結局暨復牌公告,公司股票將于11月22日開市起復牌。在此次核查結局中,拓新藥業發表了四則預警:
一是公司不在默沙東的及格供給商名錄系統中,公司未與默沙東簽署任何合作協議,與其不存在合作關系,未向默沙東供給尿苷產品。
二是尿苷系醫藥中間體,屬于核苷類化合物,其生產工藝較為成熟,不存在較高的專業壁壘及市場準入門檻。長期以來,尿苷重要用于制造氟尿嘧啶脫氧核苷、碘苷等抗腫瘤藥物,歷史年度市場需求較小。
三是尿苷產品對公司業績陰礙不大,現在沒有在手尿苷訂單。拓新藥業稱,尿苷作為醫藥中間體生產工藝較為成熟,不存在較高的專業壁壘及市場準入草屯鎮當鋪推薦門檻。2024年和2024年1-9月,公司尿苷差別實現銷量7635噸和5135噸,公司尿苷差別崙背鄉當鋪推薦實現銷售收入5820萬元和3741萬元,占公司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差別為1102%和963%,對業績陰礙不大。
四是公司屬于醫藥制造業,截至11月12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公布的醫藥制造業的最新市盈率(轉動)為3054倍,公司收盤市盈率(轉動)為12246倍,公司股價短期內漲幅較大,可能存在二級市場炒作風險。
游資炒作端倪明顯
拓新藥業于本年10月27日在創業板上市,發行價為1911元股,上市首日漲幅為5081%,隨后幾天股價保持震蕩格局,表現并不算搶眼。從業績面來看,公司更是在上市后立馬交出了一份營收凈利雙雙下滑的成果單。
拓新藥業上市前幾年業績發揮不亂,2024年-2024年,差別實現營收391億元、386億元和528億元;歸母凈利潤差別為632274萬元、612518萬元和113億元。此中,2024年歸母凈利潤增長率高達8416%。不過,上市后披露的業績顯示,公司在本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88億元,同比下 降 307% ; 歸 母 凈當鋪 台南 錢裕代書 利 潤 為658856萬元,同比下降2236%。
從資金面來看,拓新藥業股價的暴漲或是多路資金合力炒作的結局。知交所披露的數據顯示,拓新藥業在11月5日至11月12日累計上漲18577%,漲幅嚴重反常時期,獲天然人累計購買3069億元,占比7306%;此中,中小投資者累計購買1699億元,占比4044%。機構累計購買1132億元,占比2694%。
從11月12日拓新藥業龍虎榜數據來看,近三個買賣日,即11月10日、11日、12日,一機構席位購買8342萬元,同時賣出1771萬元,佔有購買席位第一的位置;中信建投福清田乾路營業部購買3739萬元,同時賣出3757萬元;招商證券深圳寶興路營業部購買3715萬元,同時賣出3588萬元;招商證券深圳招商證券大廈營業部購買3177萬元;西部證券深圳深南大路營業部購買1816萬元,同時賣出6129萬元;民生證券深圳第二分公司賣出4200多萬元。(本報 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