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看,在行業增速放緩、調控趨嚴、整體項目去化率下降的背景下,部分房企完成全年業績目標仍有一定壓力。未來兩月仍需加速推貨入市,積極推盤去化、沖刺全年目標。
開發商進入業績沖刺階段。
11月12日,作為時代傳媒2024中國地產時代百強榜的子榜,《中國房地產2024銷售榜TOP50》(以下簡稱《房企銷售榜》)重磅出爐。
本次榜單評測由時代傳媒依托時代傳媒地產數據庫,以地產商2024年1‒10月份在全國的樓盤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綜合打分。
《房企銷售榜》顯示,碧桂園、中國恒大、萬科、融創中國分列榜單前四,合計銷售金額約為217萬億元。
保利發展、綠地控股(600606,股吧)、中選擇當鋪土地融資的建議海地產、新城控股(601155,股吧)、龍湖集團、華潤當鋪土地評估報告置地分列榜單第5‒10名,前十月當鋪土地貸款固定利息銷售金額均超過2萬億元。
其中,保利發展實現銷售金額約為38403億元,銷售面積約為25420萬平方米;中海地產實現銷售金額約為2896億元,銷售面積約為15232萬平方米。
《房企銷售榜》顯示,前十月共有當鋪土地抵押貸款過程25家房企銷售額超過千億元。
除上述房企外,世茂房地產、陽光城(000671,股吧)、金科股份(000656,股吧)、招商蛇口(001979,股吧)、金地集團(600383,股吧)、雅居樂、遠洋集團也紛紛進入到千億元規模俱樂部。
其中,陽光城實現銷售金額約為1642億元;招商蛇口實現銷售金額約為1791億元;金地集團實現銷售金額約為1575億元;雅居樂實現銷售金額約為10033億元。
11月4日,佳兆業集團控股首席戰略官、戰略研究院院長劉策告訴時代周報,在市場下行期,房企格局無疑加速集中,從百強銷售數據可以看出,雖然市場下行壓力大,但是百強房企大部分業績同比實現了正增長。
碧萬恒融合計銷售超2萬億元
金九銀十期間,以恒大、碧桂園為代表的規模房企集中打折促銷,帶動整體業績實現同比提升。
今年8月,恒大啟動全員營銷月,全國共有500多個樓盤參與促銷,按照規則,購房者如滿足一次性付款等一系列條件,可以77折購買部分房源;尾盤折扣可達62折,部分房源低至6折。
得益于全員營銷和降價促銷的搶收計劃,恒大9月銷售8311億元,環比增長738%,同比增長319%。10月實現銷售903億元,環比增長約87%,同比增長約702%。今年前十月,恒大累計銷售54618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91%。
碧桂園亦采取隨行就市的策略,對部分項目進行打折銷售。《房企銷售榜》顯示,碧桂園前十月實現全口徑合同銷售金額約為66554億元,銷售面積約為74388萬平方米,穩居行業第一。另據碧桂園公布的權益數據顯示,公司前十月錄得歸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約47969億元,權益合同銷售建筑面積約5366萬平方米。
萬科在10月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表示,公司會堅持積極銷售、積極回款、做好長期庫存的去化和存量資源的梳理。《房企銷售榜》顯示,萬科前十月實現銷售金額約為5199億元,銷售面積約為33467萬平方米。
融創在與保利的規模競賽中,暫時領先位居第四。
《房企銷售榜》顯示,融創前十月實現實現銷售金額約為4337億元,銷售面積約為29718萬平方米。按照5500億元的年度銷售目標計算,融創中國目前完成7885%。
前十月,上述四家房企合計銷售金額約為217萬億元,銷售面積約為19億平方米。
25家房企銷售超千億
《房企銷售榜》顯示,前十月共有25家房企銷售額超過千億元。
其中保利發展銷售金額接近4000億元,中海地產、新城控股、龍湖集團、華潤置地在2024億元陣營,世茂房地產、陽光城、中梁控股在1000億元陣營。
以保利發展為例。今年上半年,保利在與融創的規模競賽中一直穩居第四,甚至一度超過恒大,成為銷售排行第三的房企。但到了第三季度,保利發展的銷售卻逐漸放緩。
《房企銷售榜》顯示,保利發展前十月實現銷售金額約為38403億元,銷售面積約為25420萬平方米,位居榜單第五。
世茂房地產、陽光城、招商蛇口、旭輝控股、金地集團銷售額均超1500億元,分別為19723億元、1642億元、1791億元、15578億元、1575億元;銷售面積分別為195萬平方米、13188萬平方米、923萬平方米、921萬平方米、7887萬平方米,分列榜單第11、第12、第14、第16、第17名。
此外,奧園集團、藍光發展(600466,股吧)、祥生地產、美的置業、龍光地產、佳兆業、濱江集團(002244,股吧)前十月銷售額均在800億元陣營,有望在今年沖擊千億元俱樂部。
克而瑞研報指出,從房企目標完成情況來看,截至10月末,在年內設定了全年銷售目標的企業中,近6成房企的目標完成率在80%以上。土地貸款 資料
其中,恒大、龍湖、世茂等10家房企的目標完成率在90%以上,全年業績完成情況較佳。另有近3成的房企目標完成率在70%‒80%之間,剩余少數房企目標完成率則不及70%。
總體來看,在行業增速放緩、調控趨嚴、整體項目去化率下降的背景下,部分房企完成全年業績目標仍有一定壓力。未來兩月仍需加速推貨入市,積極推盤去化、沖刺全年目標。克而瑞研報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