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指標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3至4月份出現的樓市小陽春現象在5月份戛然而止。據專家分析,這主要與近期樓市調控政策收緊有關。長期來看,房價雖有小幅波動,但并無大幅下跌可能。
注重一城一策、因城施策是今年樓市調控主旋律。但這并不意味著地方城市主體因此可以放松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房地產市場具有很強的區域性特征,不同地區房價有漲有跌都很正常。但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上強調。
近兩月調控趨嚴 部分城市樓市或開始降溫
5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即國房景氣指數)為10085,比4月份回落007點。總體來看,5月份房地產市場供給端穩中有落,樓市繼續回暖或受阻。
具體來看,1至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12%,增速比1至4月份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增長163%,增速回落05個百分點。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金融時報》表示,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收窄主要是因為部分城市土地管控較嚴,限制購地積極性以及房企資金面收緊。
同期,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6%,降幅比1至4月份擴大13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07%。但商品房銷售額增速雖回落2個百分點,仍保持勢勢,增速為61%。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89%。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28萬平方米,比4月末減少453萬平方米,成為2024年以來的最低點。
對此,嚴躍進回應,雖然3月份開始各地房屋銷售略有小陽春態勢,各地購房情緒好轉。但5月份的市場數據說明樓市回暖遇阻,部分三四線城市可能步入降溫通道。
伴隨著銷售趨緩,房企業績不佳。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目前公布2024年前5月銷售業績的27家房企,銷售額同比上漲107%,而去年大部分企業同比上漲超50%。
土地購置情況似乎更能印證樓市降溫趨勢。1至5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332%,降幅比1至4月份收窄06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下降356%,降幅擴大21個百分點。
據統計,2024年前5個月,發布房地產調控政策高達205次,且多集中在四五月份。而2024年同期為159次。在張大偉看來,近期持續收緊的調控政策明顯影響市場走勢,購房者入市積極性不高,是導致5月份銷售數土地借款 南投 錢裕代書據不佳的主要因素。部分城市在政策收緊后,市場有所觀望,成交量上漲乏力。
因城施策不等于放松調控
2024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住不炒。從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到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再到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盡管表述上有所變動,但房住不炒始終是房地產調控主基調。
從2024年11月份開始,全國各地收緊的樓市調控政策有所減少。近期市場炒作氛圍又起,部分城市因此發布從嚴調控政策。4月19日,住建部對一季度房價、地價波動幅度較大的6個城市進行預警提示。5月18日,住建部又點名蘇州等4個城市。原因是近3個月新建土地融資貸款額度調整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價格指數累計漲幅較大,土地交易過熱。
房地產行業關乎國家經濟發展,也與每個家庭息息相關。當前市場對于政策的理解經常出現偏差,各地樓市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引發炒土地融資利息作。正確理解房地產政策導向,首先要明確,由于各地經濟發展、人口流動、資源等不同,房價走勢不盡相同,城市分化將會加劇。這意味著,未來既會出現像鶴崗等人口凈流出城市房價下降,也會出現像蘇州等強吸當鋪土地融資申請表格引力城市房價上漲的現象。因而,局部區域房價漲跌變化都是正常的,不必過分解讀。
其次,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并不意味著地方政府可以自行放松調控。而是給予地方更多根據各自節奏靈活出臺政策的自主權。保證房地產市場整體平穩健康發展,也不意味著不允許房價漲跌,而是杜絕炒作,避免房價大起大落。
專家表示,綜合各方信息分析,房地產業過度融資,不僅擠占其他產業信貸資源,也容易助長房地產的投資投機行為,使其泡沫化問題更趨嚴重。
針對后期房地產走勢,張大偉認為,樓市依然以穩為主,調控以打補丁為主。此輪由今年年初資金寬松導致的小陽春行情,在政策影響下已快速退燒。預計6至8月份,市場可能迎來新一輪調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