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能源服務商恒泰艾普(300157SZ)正在嘗試通過易主國資脫困。
5月23日晚,恒泰艾普發表停牌公告,控股股東銀川中能新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銀川中能)正在操持易主事項,道路是通過向山西山能發電有限公司(簡稱山能發電)定向發行股票。
這是一石二鳥之舉。通過定增,恒泰艾普實現易主,并借助募資辦理公司財務危機。
山能發電是山西能源總公司全資二級子公司。假如上述事項順利完工,恒泰艾普將易主國資。
恒泰艾普自稱是一家高科技、集團化、國際型的綜合能源服務商,在多個業務板塊具有領先優勢。不過,公司經營業績有些糟糕。
ind數據顯示,2024年上市以來,恒泰艾普累計賠本2237億元。
恒泰艾普還存在較大的財務壓力。截至上年底,公司流動欠債1970億元,已有84億元債務逾期。
也許,山能發電入主后,通過推動債務化解、增信、資產整合等,有望助力恒泰艾普走出逆境。
時隔兩年再謀易主
上市11個年初,恒泰艾普將迎來第二次易主。
依據公告,5月21日,恒泰艾普接到銀川中能告訴,擬與山能發電操持定向發行股票的相關方案,即山能發電認購公司定增的股份,借此成為公司控股股東的相關方案。
公告稱,相關事項假如順利完工,將可能涉及上市公司管理權改變。該事項不引發要約收購。
山能發電是山西能源總公司全資二級子公司,成立于2024年11月15日,重要業務包含有能源、新能源發電業務和城市充電根基設備的投當舖 登記資、建設、運營,以及新零售、紅色文化產業等。山西福興鄉當鋪推薦能源總公司是經山西省政府批準成立的國營全民所有制大型二類企業。
山能發電官網顯示,自成立以來,途經連續布局,公司逐漸形成了以乾淨能源業務為一體,金融、大數據、紅色文化等產業為兩翼的一體兩翼多元化產業格局,經營業務涉及生態環境治理、能源、乾淨能源、氟硅半導體、大數據、智能裝備等六大產業領域。
現在,恒泰艾普第一大股東為天然人李麗萍,持股比為1468%。公司控股股東為銀川中能,持股比為1067%。
假如不涉及股權表決權委托、股權轉讓等規劃,僅通過本次定增,山能發電完工入主,初步估計,其持股比起碼要到達15%。現在,恒泰艾普總股本為712億股,15%持股比對應的股份數目為1068億股。
恒泰艾普操持易主事項停牌前一個買賣日,其股價為528元股,依據定增折價發行的慣例操縱,預測增發代價約為425元股。那麼,據此估計,山能發電至少需要拿出454億元介入定增。
本次易主事項可否順利完工,存在一定的不確認性。本次操持易主事項停牌前一個買賣日,即5月21日,恒泰艾普股價蹊蹺大漲1355%,而滬深及創口湖鄉當鋪業板指數均有所下跌。
恒泰艾普股價蹊蹺大漲,操持易主的幕後動靜是否被提前泄露?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恒泰艾普操持上市以來的第二次易主。
上市之初,恒泰艾普的實際管理人為孫庚文,2024年6月底,孫庚文將公司管理權轉讓給銀川中能,劉亞玲成為公司新的實際控人。那時,易主事宜也較為蹊蹺。
依據那時公告,孫庚文與銀川中能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將所持公司1067%股權轉讓給銀川中能,同時,通過一致行動協議,銀川中能還獲得孫庚文剩余496%股份管理權。那時,接盤的銀川中能成立之日僅比簽署轉讓協議之日早10天,其股權建置層層嵌套,且均成立不滿一個月。
終極,劉亞玲順利入主,但恒泰艾普照舊處于貧乏線下。
20宗并購轉型落敗
淪落至靠易主脫困處境,源于桃園 當舖牌恒泰艾普并購轉型的失敗。
恒泰艾普成立于2024年3月,2024年1月7日在創業板掛牌上市。在官網及年報中,公司稱擁有諸多領先優勢。
重要表現為,作為地震資料大型處理系統軟件方面的先驅和領軍企業,處理系統軟件具備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專業水準可以典型國家程度,因此,公司在油氣勘探開闢軟件領域形成了行業壁壘。公司高檔裝備制造領域專業領先,布局多樣。子公司新賽浦系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一級供給商。新錦化機在化肥領域、甲醇、乙二醇等領域的專業和設施產品也處于內地進步程度。奧華電子擁有可控中子源這一要點專業,也處于內地領先程度。
然而,集諸多領先優勢于一身的恒泰艾普并未將其轉化為經營業績。
上市初期,恒泰艾普的經營業績表現為穩步增長。2024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從212億元增長至583億元,兩年翻了一倍多。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從082億元增長至131億元,維持著兩位數的同比增速。
然而,從2024年開始,凈利潤波動頻繁。2024年至2024年,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差別為081億元、075億元、085億元,同比變動-3807%、-773%、1319%。
2024年,恒泰艾普迎來上市后的首個賠本之年,當年,營業收入到達迄今為止的巔峰,為2933億元,凈利潤為賠本446億元。2024年,公司勉強扭虧為盈,2024年,又賠本1113億元。2024年,賠本面進一步擴大至1208億元,扣除非常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賠本1212億元,也是持續兩年賠本。
與此同時,2024年至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持續三年大幅下滑,由2024年的2933億元下滑至2024年的696億元,不到2024年的四分之一。
本年一季度,恒泰艾普仍未掙脫賠本,賠本金額為054億元。
ind數據顯示,2024年上市以來,恒泰艾普實現的凈利潤累計數為-2237億元。
長江商報發明,恒泰艾普的大幅賠本,與并購有關。
ind數據顯示,2024年上市當年,恒泰艾普就走上了并購擴張之路。不到8年時間,就完工了對20個標的的并購。據長江商報不完全統計,買賣金額過份26億元。
此中,恒泰艾普收購新賽浦、新錦化機、川油設計等均存在高溢價,這三家公司的溢價率差別約為343%、32476%、81645%。
高溢價收購商譽激增。到2024年底,公司商譽為1471億元。緊隨其后的是標的公司業績不達標,商譽減值頻發,導致大幅賠本。
經營賠本還觸發財務危機。截至2024年底,恒泰艾普流動欠債1970億元,此中840億元債務出現逾期。
正是在這樣的底細下,恒泰艾普再度操持易主。假如順利,國資新主將會積極作為,協助扭轉公司經營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