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1免1!租房也滿減了?!去年是風口 今年竟被凍出傷口
去年下半年,長租公寓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拉動了一、二線城市房租飛漲。深圳地區最高漲幅達到了30%,其他城市漲幅也達到20%之多。
隨著各地的調控政策出臺,今年以來不少長租公寓運營商資金鏈斷裂,頻繁出現爆雷,長租公寓到底經歷了什么呢?
利潤微薄運營艱難 長租公寓遇冷
近日,實地走訪了深圳多個長租公寓項目了解到,今年的租賃市場較為冷清。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基本上都有滿減活動,租10個月送2個月,或者是租一年免一年管理費等等。
碧桂園文商旅集團長租管理中心總經理楊鵬:往年的租金大概每年有5%左右的增長水平,但是我們今年的租金,基本上是跟去年是持平的。
謝克非是最早一批進入長租公寓市場的運營商,他告訴,前兩年市場上同類型的產品很少。他們的第一個項目僅56套房間,大概有700人來報名入住,根本供不應求。但這幾年隨著資本大規模進入長租公寓市場,他們獲取物業的成本急劇上升。
深圳本地智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謝克非:開發商和一些土地一胎利率查詢業主,它們也相繼進入市場,所以導致我們整個租客需求量會變少,顧客的選擇也會比較多,競爭大了以后,租金漲幅放緩,整個市場的利潤空間大大壓縮。
地產研究機構克而瑞日前發布的《2024租賃住宅土地貸款需要什麼行業白皮書》顯示,國內一、二線重點城市住宅租金回報率中位數僅為204%,回報周期中位數近50年,遠低于辦公物業回報率4%-6%的水平。其中北上廣深四城租金回報率普遍低于2%,深圳回報周期長達60年之久。
資金困局難解 長租公寓大洗牌
長租公寓這么短的時間就迎來了大洗牌。在的調查中,資金鏈斷裂是長租公寓運營機構最大的攔路虎,根據機構數據,截至5月底,今年長租公寓股權融資僅有3筆,總金額僅為去年同期的六成左右。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的統計數據,目前國內重點城市共擁有長租公寓品牌超過2024家,公寓間數超過16萬間,房地產開發商如萬科、龍湖,房地產服務商如鏈家、我愛我家等紛紛進入長租公寓市場。
另據同策房地產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隨著大量資金涌入,長租公寓行業十幾家企業全年總融資規模超過700億元。
然而從2024下房屋借款期限規定半年開始,市場出現轉折,僅去年四季度,就有超過7家企業的租賃專項債券遭到監管層叫停,總規模超過200億元。
盡管入局者眾多,微薄的利潤和艱難的營運壓力還是使得不少運營商轉換航向。5月14日,朗詩長租公寓因虧損而被朗詩綠色集團剝離。
數據顯示,2024、2024年朗詩長租公寓收入分別為008億元、125億元,兩年來總虧損則達到234億元,2024年隨著規模的擴張,虧損從044抵押房屋貸款問題億元進一步擴大至19億元。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202如何獲得低利率當鋪土地融資4年,至少有9個長租公寓品牌消失。
華泰證券房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陳慎:短期之內,長租公寓確實存在運營周期長、資金沉淀大,以及利潤率比較低的問題,但是長期來看,受益于市場的增長以及整個政策的扶持,所以我們認為這個行業,未來也會慢慢形成集中提升的情況,更多向頭部房企來集中。
無序生長催生市場亂象 長租公寓運營能力待考
隨著資本退潮,長租公寓市場暗流涌動,一些行業亂象浮出水面。為了最大化攫取利潤,一些運營機構頻頻打起擦邊球。
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提高房屋周轉率、縮短空置時間、節省成本,一些租賃企業從收房、裝修到租客入住的周期甚至不足1個月。
深圳市民陳女士:我租的大概是10平米的房子,租金是1490元月,在我住了大概一個月的時候,我就覺得早上起來會有點頭暈,喉嚨會有點痛,而且能夠聞到明顯的異味。
除此之外,部分長租公寓中介服務機構誤導消費者,通過第三方金融機構進行貸款,以消費者的信用風險換取其資金保障。深圳的艾女士告訴,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下租房貸款合同,房租不是交給房東而是交給網貸平臺,如果租賃機構資金鏈斷裂,她不僅會遭遇房東強制清退,還會面臨個人信用風險。
深圳市民艾女士:那個合同只是我們正常普通的租賃合同,沒看的情況下,當你簽了這份合同,它就產生了法律效應,而這個合同,它其實是一份貸款合同。
去年十分火爆的長租公寓市場今年已經開始降溫,如何尋找多元的盈利模式發展,是諸多長租公寓運營商們一直在思考的難題。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市場降溫,長租公寓行業的競爭將逐漸從早期的無序生長向精細化運營方向發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