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一季報陸續出場,上市銀行業績是否遭受疫情陰礙也逐步揭曉。截至4月28日北京商報發稿時,已有22家A股上市銀行先后披露了2024年一季度教導,多數銀行業績好于預期,9家銀行實現凈利潤兩位數增長。不過,也有銀行離別上年的高速增長態勢,營業收入或凈利潤增速降至負數。而疫情對資產質量和借貸投放的沖擊也逐步展現。解析人士指出,跟著企業復工復產和生產生活逐漸覆原,銀行業的經營業績會逐漸覆原到正常狀態。
19家銀行營收凈利正增長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較大陰礙,上市銀行一季度業績是否遭受波及備受關注。已披露一季報的22家銀行包含有4家國有銀行、5家股份制銀行、7家城商行和6家農商行。從經營指標來看,19家銀行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正增長。
盈利才幹方面,國有銀行依然領跑。工商銀行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26979億元,同比下降36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4494億元,凈利潤規模位居國有行榜首。農業銀行以186706億元的營業收入、64187億元的凈利潤規模緊追其后。交通銀行歸母凈利潤為21451億元,同比增長18%。郵儲銀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04億元,同比增長85%。
由于基數過大,國有銀行的凈利潤增速經常徘徊在5%鄰近,疫情陰礙下,多家國有行凈利潤增速降至更低。除農業銀行略有回升外,工商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凈利潤增速均有差異水平的下滑。此中,工商銀行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304%,而上年同期為406%;交通銀行凈利潤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308個百分點。郵儲銀行2024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速雖較2024年同期的1221%有所放緩,但在已披露一季報的4家國有大行中,仍是增速最快的銀行。
固然賺錢才幹不及國有大行,但股份制銀行和場所中小銀行業務結構敏捷,增長勢頭更為亮眼。在22家銀行中,有9家銀行實現凈利潤兩位數增長,前三位差別為寧波銀行、貴陽銀行和諧安銀行,差別同比增長1812%、1549%和148%。此中,平安銀行是5家發表一季報的股份制銀行中唯一實現凈利潤兩位數增長的銀行。
營業收入增速更為驚人,有11家銀行營收增速過份10%,更有4家銀行過份了30%,差別為青島銀行、寧波銀行、青島農商行和鄭州銀行。4家銀行營收的快速增長與中間業務的高速增長親暱相關,青島銀行、青島農商行、寧波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均同比增長超三成。
不過,部門銀行的凈利潤或營業收入增速由兩位數降至個位數甚至負數。除工商銀行一季度營收現負增長外,另外兩家區域性銀行營收或凈利潤增速也出現負數。此中,重慶農商行凈利潤出現負增長,一季度歸屬于該行股東的凈利潤為308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低69%。江陰農商行則是營業收入同比縮水335%至851億元,而2024年一季度該行營業收入增速為4115%。對于營業收入下降的理由,江陰農商行相關擔當人在接納北京商報采訪時僅表示,以該行一季報內容為準。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陶金以為,在已公布一季報的銀行中,大多數營收和凈利潤都履歷了差異水平的增長。個別中小銀行的業務經營受制于區域,遭受當地經濟增長形勢的陰礙較為直接,借貸業務遭受疫情中區域和行業差異水平表現的陰礙,因而業績出現波動。
超三成銀行不佳率抬頭
疫情陰礙之下,不少企業面對生產經營壓力,還款意愿和還款才幹減弱,疊加不佳借貸清收工作推進存在一定難度,銀行業一季度的資產質量面對壓力。已披露一季報的22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8家銀行不佳借貸率與年頭持平,7家銀行不佳率出現上升,7家銀行不佳率有所下降。此中,興業銀行、浦發銀行、鄭州銀行等7家銀行不佳率有一定水平下降,降幅在06個百分點內鑽石市場走勢。
在7家不佳率上升的銀行中,不乏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包含有交通銀行、浙商銀行、貴陽銀行、常熟農商行等。對于不佳率上升012個百分點的理由,交通銀行副行長郭莽表示,信用卡業務受疫情陰礙較大,該行一季度信用卡不佳額52億元,對整體資產質量沖擊相對較大;疫情使得潛在風險客戶曝光速度加速;該行將受疫情陰礙雖未違約或沒有逾期60天以上,但發作實質性風險可能較大的客戶,依照審慎原則,提前下簽了不佳,做到早辨別早預警早處置。
整個行業不佳率也有所抬頭。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近日介紹稱,2024年一季度,整個銀行業不佳借貸率為204%,近年初上升了006個百分點。郵儲銀行高等經濟師卜振興以為,疫情時期,一方面企業停工停產,沒有正常的現金流入,導致到期債務出現違約;另一方面,部門住民收入遭受陰礙,導致個人信用借貸出現違約。雙方面因素下,多家銀行不佳率有所上升。短期來看,疫情沖擊帶來的負面陰礙還未打消,銀行不佳率程度還會出現一定水平的上升。
一季度信貸投放變速
新冠肺炎疫情對銀行業的陰礙還體目前信貸投放韻律上。疫情時期,住民消費活動遭受抑制,部門黃金估價注意事項企業借貸需求出現萎縮,體目前業績當鋪手錶當掉手續數據上,有多家銀行借貸余額增速較上年同期出現下滑。例如,截至2024年3月末,鄭州銀行發放借貸及墊款本金總額為208667億元,較去年末增長651%,而上年一季度的增速為828%。
不過,在信貸政策支援企業復工復產的命令下,部門銀行企業借貸增速明顯回暖。比如,平安銀行一季度末個人借貸余額為1368198億元,比去年末僅增長08%,較上年同期的32%明顯放緩;而企業借貸投放加速,一季度的增速高達114%,上年同期僅為21%。
另有,蘇州農商行一季度企業借貸余額增速為4%,亦高于上年同期的292%。另有,寧波銀行、常熟農商行、江陰農商行的企業借貸增速也較上年同期增長過份2個百分點。
從一季度的投放數據來看,固然信貸投放進度慢于預期,可是全年信貸投放量有保障。浙商銀行首席財務官景峰在2024年業績說明會上曾表示,本年會通過加快投放,結構優化,實現以量補價,對沖資產端收益率下行的陰礙。
陶金解析稱,中國經濟長期根本面向好,銀行業未來整體經營前景依然可以維持較穩健的增長。未來跟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企業復工復產、消費復蘇,預測二季度的信貸業務將回到正常增長狀態。(孟凡霞 吳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