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 孟凡霞當鋪黃金估價 李皓潔)比年來,市場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高額收益為釣餌,假借保險機構名義,誘導保險消費者通過解決退保或保單借貸獲取資金、買入非保險金融產品,而此類事件的屢屢發作,也觸發了監管部分的注意。12月30日,北京銀保監局公然指出,本年以來,此類風險有進一步伸張的趨勢。對此場合,北京銀保監局將上述疑問列入階段性重點風險之一,并打出組合拳,綜合治理違規銷售非保險金融產操行為。
北京銀保監局的一項數據顯示,2024年至今,行業已防範或挽回2843名投保人的退保損失,涉及保單5261張,防範或挽回損失563億元。北京銀保監局通報顯示,年內已接到23家轄內保險機構反應第三方理財公司假借保險公司名義,以紅利升級、利息賠償等名義邀約客戶退保并買入非保險金融產品的場合,涉及34家第三方理財公司;接到31件反應保險營銷員違規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的舉報案件,占保險類舉報案件的223%。此外,行業還發作了2起保險從業人員涉嫌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的司法案件,甚至有保險公司退休高管涉案的情境。
對此,北京銀保監局結算,此類風險具有五大根本特點:一是以積蓄型或投資型保險產品的保單持有人為特定目標;二是以高額收益為釣餌;三是假借保險機構及其銷售、客服等從業人員名義邀約客戶;四是以套取資金、轉購非法理財產品為終極目的;五是終極結局為消費者資金損失。
對于此類亂象的整治,北京銀保監局通過開展專項行動、要求保險機構推行主體責任、維護消費者正當權益、完善制度織密監管網底等打出組合拳,綜合治理違規銷售非保險金融產操行為,多措并舉防范非保險金融產品風險跨行業傳遞。
例如在開展風險治理專項行動方面,北京銀保監局組織轄內69家人身險公司、52家財產險公司和560余家技術中介機構開展風險排查,發明34家保險機構存在風險隱患。現在已對相關機構開顯現場、非現場督導春風險提示,并對3家機構采取監管措施。
在切實維護消費者正當權益方面,監管部分堅定個案查處與全面風險提示相結合,一是對31件舉報事項逐案查訪、嚴厲處理;二是傳授機構幫助消費者及時報案,充分發揮警保聯動作用,維護消費者權益;三是向消費者發表風險提示,叮囑消費者正確定識保險保障性能,謹嚴解決退保或保單借貸,警惕不法機構高收益騙局。
北京銀保監局指出,下一步還遷就規范保險機構離職人員客戶信息控制、加強孤兒保單服務等方面出臺制度,加大各機構風險防控經驗切磋分享,金飾變現連續治理風險。
那麼,消費者該如何防范此類風險?太平人壽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王平叮囑稱,第三方非法平臺常用的手段是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直接聯系客戶,假冒保險公司人員進行勸退保,并誘導投資其理財項目。事實上,各家保險公司是不會主動勸客戶退保去買入新產品的。同時,客戶可要求服務人員出示職業資格證黃金抵押貸款利率,并撥打保險公司官方電話來核實該人員地位。此外,現在正規保險產品的條款均附帶有二維碼,客戶可通過掃描二維碼核實產品的真實性。
值得注意當鋪黃金抵押借款條件的是,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在打擊此類亂象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難點。例如,當消費者發明此類場當舖金價每日走勢合進行報警后,一些機構由於行事較為隱蔽,導致警方一時難以掌握對方涉嫌欺詐的證據。另有,一些非法機構的注冊地和經營地不在同一個管轄區域,為警方辦案帶來麻煩。此外這類非法機構還會打一槍換一個場所,監管查處時已人去樓空,但他們會另行注冊新公司以及新的經營地然后重操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