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三家理財子公司相繼開業。至此,包含有這3家已經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共有9家銀行獲得銀保監會的批準籌建,差別是工、農、中、建、交、郵儲6大國有銀行,以及光大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3家股份制銀行。市場人士預測,現在已獲批復未成立的6家銀行有望在6月、7月密集開業。
解析以為,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開業,帶來的變化是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投資門檻更親民降至1元、投資范圍更廣泛、投資信息更透徹。
更親民 1元理財產品問世
資管新規發表以來,商務銀行紛飛踏上資管業務的轉型之路。依照監管制定,2024年底過渡期解散后,商務銀行將不再開展理財業務,全部由理財子公司開展。現在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經有三家。
以往絕大部門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投資門檻也在5萬元以上。而跟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開業,門檻降至1元的理財新產品也逐漸亮相。日前,工銀理財已經上架了1元起買的理財新產品,而新開業的交銀理財也即將推出買入如何在當鋪賣黃金門檻降至1元的新台灣當鋪黃金利率產品,這意味著更多的平凡投資者可以介入到銀行理財中。
現在工商銀行理財子公司工銀理財發表了6款產品,差別為4款固定收益類和2款融合類產品。具體來看,新產品起購門檻最低1元,且產品限期普遍偏長。縱然開放式產品,開放周期也在季度或年度開放一次,開放頻次相對較低。融360大數據研究院解析師楊慧敏以為,理財新產品建置較長限期或是由于凈值型產品的波動較大,若限期較短,或導致客戶頻繁贖回,不利于資產凈值控制。
理財子公司是獨立的主體,因此發行的理財產品,既可以在銀行母行銷售,也可以在互聯網渠道銷售,甚至會創建理財子公司自身的銷售渠道典當黃金飾品價格。據交銀理財總裁金旗透露,現在交銀理財已經和百度阿里遊戲等大型互聯網平臺在進行系統對接和數據尺度創建,不久后,消費者也可以通過這些互聯網平臺買入交銀理財的產品。
解析以為,把理財業務從銀行剝離,成立專門的子公司來控制,使得銀行理財業務加倍技術化、規范化。
交銀理財董事長涂宏表示,在過渡期解散之前,交行將保存資管中央,統籌控制全行理財業務,同時將理財業務日常運營控制職能委托給理財子公司,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方面可以知足監管關于理財子公司與母行風險隔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不會由於雙線運行導致人、財、物等資本重復部署。
涂宏透露,現在交行理財存量規模為1萬億元左右,符合凈值型要求的規模約2024億元,這部門理論上可以直接轉到新成立的理財子公司,但怎麼劃轉,法律關系、投資合等同方面如何處理都要考慮。
楊慧敏以為,建行、工行、交行的理財子公司6月相繼開業后,預測下半年將迎來更多的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也將有更多的低門檻銀行理財產品問世。作為投資者,更需要當真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才幹,買入符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破剛兌 新產品全面凈值化
理財子公司的另一大看點是產品全面凈值化。長期以來,銀行以發行預期收益型產品為主,大批采用轉動發行的行運模式,信息披露不透徹,普遍存在剛性兌付的現象。資管新規還制定,銀行理財產品不得允諾保本保收益。因此,開業的理財子公司推出的產品全面凈值化當鋪黃金議價技巧,不再是保本理財。
解析以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只能發行凈值化理財產品。對銀行理財子公司而言,凈值化控制的挑戰在于投資品種的豐富。同時,銀行理財子公司還需依據產品的形態和所投資資產的性質差別采用市值法和攤余成本法估值,凈值化產品轉型對銀行而言是一個挑戰。
涂宏表示,依照監管制定,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后,將切實推行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如何在當鋪典當金飾職責。對銀行理財子公司而言,除公然上市的股票、債券等尺度化資產外,理財子公司還可投資于未上市股權、(受)收益權等非標資產。
這個過程相當艱巨,從理財子公司籌建之日起,我們始終圍繞監管部分關于凈值化控制的要求,創建了凈值化控制的制度;設計針對資產大類的估值想法;搭建獨立的估值模子和估值體系,強化信息披露的要求。涂宏向介紹,凈值化控制還要強盛的IT系統的支撐,交銀理財在完工一期IT系統建設的根基上正著手安排二期IT系統,提拔凈值化控制程度將是二期IT系統建設的重中之重。
理財子公司成立后,產品創造也成為公司的發展重點。交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將以客戶需求為中央,致力于打造蓋住全市場、全資產、全渠道的產品體系。交銀理財總裁金旗表示說,考慮到銀行理財客戶特點,交銀理財產品將以穩健為重要特征,投資范圍以固收類為主,把固收類產品打造為理財公司的拳頭產品和旗艦產品。同時,會依據國家政策導向和投資熱門,適時推出特色主題產品,現在已經在商務養老、科創投資、長三角一體化、要素市場掛鉤等謀略上做好了儲備。
金旗透露,交銀理財將在權益類資產部署上加大試探力度,權益投資比例初期在3%左右,未來比例會逐漸提拔。并且交銀理財的首批產品將有和科創板主題相關的部署,讓投資者可以通過銀行理財介入到科創板領域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