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影視資產頻頻踩雷后,*ST夢舟如今要退出影視圈了。
5月5日晚間,*ST夢舟發表公告稱,為回歸銅加工主業,公司擬將擁有的影視文化板塊資產整體掛牌轉讓,買賣標的為西安夢舟影視文化散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西安夢舟)100%股權及其下屬如何申請當鋪借款所有資產(包含有其持有的夢境工廠70%的股權)。
此外,公司擬受讓控股子公司鑫古河金屬(無錫)有限公司(下稱鑫古河)剩余40%股權,代價為128億元。
5月6日、7日、8日,*ST夢舟持續三個買賣日跌停,股價降為7元。
退出影視業務
《國際金融報》查詢發明,本次掛牌轉讓的西安夢舟以及夢境工廠,都是當初公司花大價錢收購而來,短短幾年后,又被放到買賣桌上。
2024年,公司以93億元收購西安夢舟100%股權,正式進入了影視傳媒行業。此前,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銅基帶材、線材、電線電纜等銅加工業務,公司自此也形成了銅加工+影視傳媒的雙主業格局。
2024年,西安夢舟出資875億元受讓夢境工廠70%的股權。兩次收購共計破費1805億元,也形成了合計1456億元的商譽。
時期,公司還試圖收購天馬影視以及梵雅文化,前者因上市公司未能完工該收購交割的全部先決前提,導致該股權收購事宜較約定的限期逾期,后者由於兩方在標的資產關于陣地租賃等關鍵事項上無法達成一致,上述兩起收購均以失敗完結。
據悉,西安夢舟重要從事戰爭題材電視劇的制作,2024年景立后推出了《雪豹》、《黑狐》等多部較為著名的影當作品。而夢境工廠的主營業務是面向環球發行的動畫影視業務,介入《科學小子席德》與《搖滾藏獒》等動畫影戲的開闢制作。
2024年-2024年,西安夢舟均能完工收購的業績允諾。2024年,西安夢舟實現的凈利潤為172億元,出現小幅下滑。但到了2024年,西安夢舟就出現賠本,還是巨虧477億元。
本次轉讓公告顯示,2024年以及2024年前3個月,西安夢舟的收入差別為355231萬元、30226萬元,凈利潤差別為-1074億元、-149568萬元。
這一業績下滑也當即體目前上市公司業績中。2024年-2024年,*ST夢舟的營業收入差別為5019億元、3545億元,歸母凈利潤差別為-1263億元、-113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歸母凈利潤持續兩年為負,上市公司被加上了ST,處于退市邊緣。
需要指出的是,上市公司之前收購形成的1456億元商譽,在過去兩年內全部計提清零。
對于本次掛牌轉讓,*ST夢舟指出,公司將影視文化板塊資產整體掛牌轉讓是公司回歸銅加工主業,適時處置影視文化板塊的主要舉措。本次處置完工后,公司將徹底退出影視文化業務,會合精力做大做強銅加工產業,實現公司和股東價值最大化。此外,本次買賣將一定水平上改良公司資金面,提拔公司的資金採用效率,減低融資成本。
回歸銅加工主業
兩次收購的影視類標的公司紛飛爆雷,對于*ST夢舟而言,用心銅加工主業也許當鋪利息固定嗎是當下的最好選擇。
據悉,鑫古河成立于2024年,自設立以來一直從事銅合金復合材料、新型銅合金材料、銅合金復合材料及其他有色合金材料制品的開闢生產。2024年10月,*ST夢舟受讓日本古河所持的60%股權后,鑫古河從日本古河獨資的子公司改變為兩方合資經營的合資公司。
公告顯示,2可用於當鋪的抵押品024年至2024年3月,鑫古河累計實現凈利潤224億元,生產經營正常,盈利才幹不亂。截至2024年3月31日,鑫古河經審計后凈資產賬面價值為366億元,其40%股權對應的凈資產值為146億元。經兩方談判,本次受讓代價為128億元。
*ST夢舟表示,本次股權轉讓是公司回歸銅加工主業及連續深耕高細緻度銅引領域的主要舉措之一。本次買賣后,鑫古河將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從而和公司控股子公司鑫科銅業在業務和專業上進一步產生互補和協同效應,有利于優化公司的資產結構和資本部署,有利于促進公司連續、不亂發展,符合公司戰略發展需要。
不過發明,公司比年來的銅加工業務發展卻并不夢想。
2024年,*ST夢舟的銅加工業務收入合計到達5365億元。而到了2024年,*ST夢舟的銅加工業務收入僅有2074億元,大幅縮水。
影視圈不好混
事實上,比年來,整個影視行業的日子都不好過。
據W借款資格ind數據顯示,2024年,有近20家影視類上市公司的凈利潤賠本,最高賠本幅度高達47億元。
此中,華誼兄弟、唐德影視、長城影視、鼎龍文化等公司已經持續兩年業績賠本,假如它們在2024年不能扭虧為盈,將面對退市壓力。
具體來看,2024年-2024年,華誼兄弟的營業收入差別為3891億元、2186億元,凈利潤差別為-9億元、-4023億元。對于下滑理由,華誼兄弟在公告中指出:重要是公司主投主控影片缺失,影戲收入較去年同期比擬存在較大水平下滑。
巨虧40億元后,華誼兄弟發表了23億元定增策劃,發行對象包含有阿里影業、遊戲算計機、陽光人壽、象山大成天下、復星系旗下的豫園股份、名赫集團、信泰人壽、三立經控、國有全資的山東經達等九家公司,陣容十分鋪張。
唐德影視2024年的業績重要受《巴清傳》連累,前有高云翔澳洲事件,后有范冰冰陰陽合同,受男女主角社會輿論事件所累,《巴清傳》的播出變得遙遙無期,于是唐德影視對《巴清傳》一次性計提大額減值。到了2024年,和范冰冰捆綁至深的唐德影視過度依賴明星股東,仍然賠本127億元。
2024年,賠本最多的是萬達影戲,年賠本47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21億元。
對于賠本理由,公司辯白稱,2024 年,受宏觀經濟下行、全國銀幕數目繼續維持較快增長、行業發展整體放緩等因素陰礙,公司對并購的影城、工夫網、慕威時尚(已更名為北京萬達傳媒)、Propaganda GEM Ltd 計提商譽減值預備。
相繼投中《戰狼2》、《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等爆款影片的北京文化曾被市場以為通過跨界并購,已經勝利轉型影視行業。然而,好景不長,在高溢價收購標的完工業績允諾的兩年后,北京文化迎來了近十年來的首次賠本,且是巨虧23億元。
雪上加霜的是,北京文化還面對著舊日高管指控財務造假。近日,北京文化原副董事長婁曉曦實名舉報北京文化系統性財務造假,舉報高管宋歌、張云龍涉嫌背信妨害上市公司長處罪,欺詐發行債券罪,違規披露、不披露主要信息罪如何與當鋪協商利息,職務侵占罪,舉報材料已獲證監會受理。
據統計發明,雷同并購爆雷的影視公司還有捷成股份、鹿港文化、華策影視、新文化等。
一位影視業人士對表示,2024年,限薪令、行業整體稅務修正等條例出臺,使得影視行業受到重擊。同時,觀眾對影視內容的要求也有了明顯的提拔;另一方面,資源市場上,影視類公司的融資較為難題,公司業績也大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