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元證券不超55億元的配股策劃蓄勢待發之際,其卻因年內控制團隊頻繁變動以及近期糾紛纏身賺足了市場眼球。北京商報注意到,本年當鋪信貸成功案例以來,國元證券已有分管投行、債券、合規、信息專業、運營控制、權益投資業務的4位擔當人辭去相關職務。而在公司籌謀提拔行業競爭身份之際,股票質押等業務追債路漫漫又成為其闊步前進的絆腳石,接下來公司將如何均衡業績發展與各項風險備受市場關注。
年內4位業務擔當人離任
最新動靜顯示,6月5日,擔當國元證券權益投資業務、私募基金和另類投資業務工作的副總裁陳平因個人理由申請去職,去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依據國元證券2024年年報披露的信息,2024年陳平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13027萬元,在國元證券披露的高管薪酬榜中排名第三位,薪酬僅次于前任董事長蔡詠和現任董事長俞仕新。
然而就在一周之前,國元證券才公告稱,陳益民因工作調換,申請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去職后其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據悉陳益民此前擔當國元證券信息專業、運營控制、場外業務工作。
國元證券本年以來副總裁等級的人事變動還不僅如此,1月1日,國元證券公告稱,分管國元證券投行、債券業務近六年的副總裁沈和付因工作調換去職,去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2月,范圣兵因工作調換辭去國元證券合規總監職務,仍擔任公司副總裁、總法律顧問等職務。年報顯示,范圣兵重要擔當公司經紀業務、網絡金融業務、客戶服務工作。聘用新的合規總監之前,由公司董事長俞仕新代行合規總監職務。
相關業務線高管的控制風格會對公司的發展戰略以及日常運營產生主要陰礙,因此公司高層的風吹草動一直以來都牽動著投資者的神經。
談及一般場合下公司高層人員變動的理由,開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表示,券商高層變動大多是正常的新老交替,或受股東的統一規劃,工作另外調換,還有可能因公司業績下滑、出現風險事件等進行追責,高管卸任重新選舉。
而依據國元證券的口徑,公司副總裁陳益民、沈和付去職系正常人事變動,是公司順應控股股東國元金控集團需求,為集團戰略總體配置作出的調換。現在,兩人均已就職國元金控集團旗下其他兩家成員公司的董事長。
國元信用貸款當鋪選擇金控集團是安徽省屬國有獨資特大型投資企業,旗下有國元證券、國元信托、國元農保、國元投資、國元資源等業務板塊。北京商報從國元金控集團官網及國元證券年報處獲悉,離任國元證券后,現在陳益民現任國元資源董事長;沈和付則現任國元投資董事長。
在大局配置等理由之下,國元證券多個主要崗位將迎來擔當人換血,這會對公司相關業務線發展產生哪些陰礙也讓外界充實好奇。
國元證券方面臨北京商報表示,人員職位變動不會對公司業務線產生陰礙。現在,公司權益投資業務由總裁陳新控制。公司還引進了曾擔任過證券公司高管的廖圣柱擔任副總裁,分管公司投行業務。另有,新的合規總監聘用工作正在推行相關程序,待正式聘用后將會及時進行公告。
忙于追債 股票質押拖后腿
除了高層人事變動,國元證券近期披露的多起糾紛也頗為惹人注目。
北京商報注意到,5月以來,國元證券相繼發表了3條涉及訴訟、仲裁、調解的公告,追債金額過份10億元。重要涉及股票質押回購業務以及債券買賣業務。
國元當鋪借款還款流程證券5月6日公告稱,本年1月2日法院受理了公司與貴人鳥的債券買賣糾紛訴訟,國元證券要求貴人鳥兌付債券本息合計131億元。近日,公司與貴人鳥達成調解,貴人鳥允諾在2024年7月15日之前足額償付全部款項,若未能足額償付,國元證券有權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5月15日,國元證券公告涉及重大仲裁公告稱,公司與姜劍、郝斌、青島亞星實業有限公司、朱蘭英的質押借款合同糾紛仲裁案被合肥仲裁委員會受理,因第一被申請人姜劍股票質押式回購買賣違約(涉及標的股票深大通),公司請求裁令其當即向國元證券償還融資源金、利息、罰息等共計296億元。
5月25當鋪信貸還款日,國元證券公告涉及重大訴訟公告稱,公司與振發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發集團)、江蘇振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查正發、陸蓉、中啟能能源科技發展無錫有限公司的質押式證券回購糾紛案已獲法院受理。事涉股票質押式回購買賣未推行合同義務(涉及標的股票珈偉新能),國元證券請求判令振發集團向公司歸還融資源金、利息、罰息等合計626億元。
股票質押式回購這項原先對于券商而言性價比高、收益可觀的業務,卻在比年間顯現出雙刃劍效應,連續不斷有券商因踩中雷區頻繁失血。翻看國元證券公告可以發明,因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踩雷,國元證券在比年連續不斷計提減值損失,對公司利潤造成不小的腐蝕。
國元證券4月28日發表的計提資產減值預備公告顯示,本年一季度,國元證券共計提各項資產減值預備共計155億元,減少公司當期凈利潤1當鋪抵押品要求16億元。此中當期計提股票質押回購業務減值預備134億元,涉及標的證券珈偉新能ST中孚深大通退市華業和艾格拉斯。
而其2024年年報顯示,國元證券信用減值損失近369億元,重要為計提股票質押業務減值損失所致。國元證券2024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14億元,從數字對比來看,股票質押已成為這家券商拖后腿的項目。
券商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雷聲滾滾,雖然受行情陰礙,但券商的風控才幹顯然還有待提高。
談及本年股票質押業務將如何發展并做好風險管控,國元證券方面向北京商報表示,本年公司股票質押業務將管理總量,堅定審慎穩健原則,慎選、優選增量,多維度調結構,優化存量項目,細化貸后控制工作,穩步推進債務收回。為了盡快催收股票質押項目本金利息,公司充分運用法律手段來強力維權,除質押股權優先受償外,另有通過訴訟等方式,進一步實施財產保全,加強項目回收力度,通過采取一切可用措施處置應對風險,最大限度減少和防範資產損失。
55億配股蓄勢待發
關注高層人事變動以及踩雷觸發的糾紛同時,市場也把目光投向國元證券自身發展場合。
就國元證券比年交出的成果單來看,公司經營業績波動較大。Wind數據顯示,國元證券2024-2024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差別為1405億元、1204億元、67億元、914億元,教導期內同比增長率差別為-4952%、-1435%、-4431%、364%。國元證券最新發表的2024年5月經營場合顯示,5月母公司營收為161億元,同比下滑3926%;凈利潤為018億元,同比下滑6187%。
依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表的2024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場合,國元證券的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差別列于行業第23位、20位、33位、29位。
跟著我國資源市場革新連續不斷推進,券商務馬太效應不可逆轉,國元證券亟須提拔公司競爭身份與抗風險才幹。為此,國元證券將完工配股再融資事項列為本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5月27日,國元證券不超55億元的配股事項獲證監會核準。批文得手,意味著國元證券相關業務將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援和發展。依據此前發表的配股策劃,國元證券擬劃撥不超30億元用于發展固定收益類自營業務;融資融券業務不過份15億元;對子公司增資不過份5億元;信息系統建設、風控合規體系建設不過份15億元;其他營運資金規劃不過份35億元。
然而比年來,股票質押等業務追債路漫漫不免成為國元證券闊步前進的絆腳石。滬上一位中型券商內部人士向北京商報指出,配股后,資源夯實將助力國元證券打造要點競爭力,不過眼下在市場競爭加劇,未來券商務務向頭部會合趨勢愈加明顯的底細下,券商在具體業務承做時還需加強防范、嚴把風控,平衡考慮風險和業績的均衡。
(北京商報 孟凡霞 馬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