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公司第二主業轉型的落地項目,南京化纖對上海越科的收購被市場寄予厚望。然而,收購方案公布后該并購事項卻引來市場多方質疑。繼12月8日晚被上交所點名要求針對此次高溢價收購的合乎邏輯性,收購標的上海越科是否具有可連續盈利才幹等問詢后,公司股價遇到投資者用腳當鋪信用要求投票。
東方財富Choice統計顯示,12月10日至12月14日,公司股價從最高847元股下跌至575元股,股價振幅達473%,市值蒸發近10億元。
公司董事會秘書陳波在接納《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我們必要要找到第二主業。坦白地說,對公司股價的市場走勢沒有太多關注。作為企業來講,但願能踏踏實實地把事情做好。本次收購的標的總體場合還是不錯的,一方面跟公司轉型的要求對照契合,另一方面公司與上海越科所處行業也有一定的相關性。
半年內兩次出手收購
本年6月初,南京化纖曾公佈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上海越科管理權,并募集配套資金。動靜發表后不足半月時間,該收購事項即宣完結止。
12月8日晚,間隔上次公告不到半年時間,南京化纖再次啟動對上海越科管理權的收購。根據方案,公司擬出資389億元現金收購上海越科5191%股權,收購完工后,上海越科將成為公司控股子公司,納入上市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半年內南京化纖先后兩次啟動對上海越科的管理權收購,這與公司比年來主業不振,經營連續下滑有著很大關系。
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凈利潤賠本3億元,2024年雖扭虧為盈但凈利潤不足當鋪如何評估個人抵押品萬萬元,2024年公司再次陷入賠本。2024年三季報顯示,本年前三季度公司仍處賠本狀態,1月份至9月份凈利潤為-223050萬元。
深陷業績泥淖的南京化纖第二主業轉型迫在眉睫。本年8月份,陳波在接納《證券日報》采訪時曾表示,本年的目標是保盈。公司一方面優化資本部署,盤活存量資產,籌備資金發展主業。另一方面正在抓住推進年產4萬噸萊賽爾短纖維項目建設,促進粘膠纖維主業提檔升級。同時,我們也在積極試探并購業務,變更公司產業結構單一近況,盡快拓展第二主業。
從業務上來看,收購并無毛病,標的資產也屬于化工產品范圍。財務上來看,具有必須性和可行性。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在接納《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從必須性來說,公司已經持續賠本,需要能夠盈利的資產注入實現可連續經營和保殼。從可行性來說,公司流動性較為充足,賬上大額的富余資金用于金融投資,足以支付本次收購的對價。
高溢價收購遭監管問詢
南京化纖溢價超3倍并購一家2024年仍處于賠本狀態的上海越科,其估值是否合乎邏輯?3年21億元的對賭業績可否兌現,遭到市場各方質疑。12月8日晚間,上交所即發函提出監管問詢。
根據問詢函,上交所提出當鋪評估流程上海越科采用收益法評估作價,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751 億元,評估增值570 億元,增值率31455%,溢價較高,要求公司對評估的合乎邏輯性,上海越科業績波動較大的合乎邏輯性,是否具有可連續盈利才幹等多個方面做出回復。
注意到,本次收購標的上海越科2024年營收、凈利差別為873569萬元、-174378萬元。2024年1至8月份,上海越科營收、凈利差別為126億元、284981萬元。根據業績對賭協議,上海越科2024年度至2024年度凈利潤將不低于6000萬元、7000萬元、8000萬元。
從標的公司的盈利場合了來看,這項收購很激進。況玉清以為,標的公司剛剛盈利,有待連續驗證,更守舊理性的收購方式是先收購少數股權(不過份50%,不并表),觀測一到兩年,盈利在預期之內,再收購剩余股權。
況玉清通知:想要一次性收購標的公司過份51%的股權,目的是想盡早并表,實現扭虧為盈。預測后續南京化纖可能將會收購剩余的49%股權。
上海越科是內地首批研制出高功能PET結構泡沫產品并實現量產的廠商,產品替代入口填補了內地空缺,代價優勢明顯,在新材料領域具有先發優勢且行業內領先。后續的業績方面還是有保障的。陳波通知,公司的確對上海越科剩余股權的收購有所規劃,根據方案,本次買賣完工后,南京化纖擬買入上海眾鉅、正耘投資及大慶飛馬屆時合計持有的標的公司38%股權(差別為2678%、486%及644%),但該次買賣設有啟動前台灣當鋪還款期限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