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原油的投資者,昨天迎來最慘烈的大翻車不僅抄底沒抄到,反而虧了保證金,還倒欠銀行錢。投資者不買賬了,聲稱要維權,那是否可行呢?
某銀行投資經理接納采訪稱,客戶可向銀保監會的消費者權益保衛局提出合乎邏輯的維權訴求。據媒體,監管部分已要求銀行自查產品風險。不少銀行已經停了相關產品推薦或截止做多。
中國銀行昨日晚間發表公告稱,近日,部門媒體就公司原油寶業務進行了。該業務有關場合已在相關網站說明。中國銀行將依法合規處理相關業務后續事宜。
投資者本金虧光還倒欠
美東時間4月20日收盤,美國WTI 5月原油期貨暴跌至每桶-3763美元,創新歷史新低,截至發稿收于-689美元桶。
4月22日,中國銀行在官網公告稱,經該行審慎確定,美國時間2024年4月20日,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官方總結價-3763美元桶為有效代價,該行原油寶產品的美國原油合約將參考CME官方總結價進行總結或移倉。
同時,鑒當鋪利息怎麼算于當前的市場風險和交割風險,該行自4月22日起暫停客戶原油寶(包含有美油、英油)新開倉買賣,持倉客戶的平倉買賣不受陰礙。
上證報采訪了介入中國銀行原油投資的董小姐。據她陳說,之前她從未進行過原油類品種的買賣和投資,前段時間看原油代價跌得有點猛,身邊有朋友買了并賺了點錢,她就小買了一點美國原油嚐嚐,購買價是20美元左右,已經是此前的最低價了。結局沒想到不僅虧了保證金,還得倒賠銀行。
這并非個案,微博上也有眾多投資者表示每萬元利息250什麼意思難以承受。有微博用戶截圖反應,投資者不只虧光了購買的資金,還倒貼銀行26612元桶。
投資翻車歸咎于誰?
客觀來說,此次投資翻車事故,是在國際原油期貨暴跌至負這一當鋪個人信用貸款極端場合下發作的。那麼,在產品設計和日常經營中,相關銀行是否考慮到這一極限場合?銀行的責任大,還是投資者自身的責任大?
對此,市場上存在差異的觀點。
某國有銀行高等投資經理表示,在非極端場合下,原油寶產品的設計缺陷并未曝光出來。但在資金賬戶為零的場合下,原油寶沒有強制平倉,導致投資者要為穿倉買單。部門銀行為了保衛投資者權益,會示知投資者在保證金虧到一定水平時強制平倉,縱然本金全虧完,也不至于遭受穿倉損失。
但也不能完全怪中行,這次原油暴跌超乎平常。一位期貨從業者表示,油價剎那擊穿平倉線,跌得太迅猛,會出現強制平倉失敗的場合。
做多做空都是投資者的選擇,中行的美國原油合約,設計的便是20日軋差移倉。投資者在中行介入投資,就已經認同了它的條例,并接收風險提示,我以為5月原油多頭自負其台灣當鋪利息計算責的可能性大。一位投資者表示。
據凱豐投資提供的一張WTI合約機構移倉時間圖表示,在4月21日最后買賣日前,美國最大原油基金USO在4月8日至4月14日解決移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在4月14日解決記賬式原油WTI05合約移倉,都比中行移倉早。
一位介入設計過雷同期貨產品的某國有行投資經理表示,這次投資原油寶的投資者翻車,既曝光了相關產品設計的缺陷,也警示業界,期貨產品投資和期貨產品設計需要改進。
投資者不買賬,能維權嗎?
對于原油寶翻車事件,很多投資者并不買賬,以為中國銀行在4月21日關閉買賣通道的做法需為投資者的穿倉損失負一定責任。
一位原油寶投資者稱:我們只是通過中行這個通道投資了WTI05合約,意味著可在任何時候選擇移倉或者平倉,可是中行在20日晚上10點就關閉系統,投資者被剝奪了平倉時機。
有自媒體賬號顯示,部門投資者已預備團體維權。維權方的原因是:中行的展期條例做得不夠技術,很多銀行在4月15日前后就叮囑客戶移倉了,但中行卻拖到最后第2個買賣日,既不讓客戶在22點之后操縱,又不幫客戶強制平倉,讓客戶蒙受穿倉風險,其實有點說不過去。
據,中行客服對此回應稱:中行原油寶若為合約最后買賣日,則買賣時間為當鋪借款手續800至2200,過份2200銀行則不會進行強平操縱,而保證金是在即日10點后跌至20%以下的。
在中行官網的原油寶簡介上也明確顯示,若為合約最后買賣日,則買賣時間為即日800至2200。
此外,保證金買賣條例也是中行這次飽受詬病的理由之一。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人士通知上證報,民生銀行要求客戶保證金賠本只剩20%時強制平倉,因而避免了油價跌到負數被穿倉的風險。
對于此次事件,某位銀行投資經理接納采訪稱,投資者可向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衛局提出合乎邏輯的維權訴求。投資者可向中行或者消費者權益保衛局談判雙方面內容:一是中行作為原油投資通道,是否有權限暫停買賣;二是中行有沒有進行充分的風險警示。(唐燕飛 丁晉靈 ○編制 李丹丹)